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汇编 | 坚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进行解读。
问:进一步全面深化人社领域改革,面临什么样的新形势、新任务?
答: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关系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成色。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
从就业看,我国劳动力总量依然庞大,虽然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就业总量压力仍将持续存在。同时,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技能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情况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从社保看,我国部分群体社会保障仍有不足,一些人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一些重要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还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就业方式多样化、特别是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我们要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把握民生工作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的特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摘自新华社刊发稿件《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相关阅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