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李林:舍己殉国铸丰碑
在山西朔州和福建漳州,各有一尊女英雄持枪跨马的雕像。每年家国同祭的时刻,晋闽两地的人们会同时缅怀这位女英雄,她就是归国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
李林(1915年11月—1940年4月),原名李秀若,福建省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人,印度尼西亚归侨,中国共产党党员,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牺盟会)会员。是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领导人之一,晋绥边区第八抗日游击支队创建人;曾先后任牺盟会抗日干训班第十一连中共秘密支部书记、总会干事、大同中心区宣传委员,晋绥边区宣传委员兼第八抗日游击支队(偏关抗日游击队)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师雁北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牺盟会晋绥边区组织委员(兼管中共领导的地方军事),山西第二游击区行署(中共领导)委员兼第十一专署秘书主任等职。
李林4岁侨居印度尼西亚,14岁归国;先后就读厦门集美学校、浙江省立杭州女中、上海爱国女中、北平民国学院政治系等校。在陈嘉庚先生、现代女革命家秋瑾的思想与行为影响下,形成救国救民思想与为民担当、为国牺牲的精神品质。就读上海爱国女中期间,曾一方面为寻找救民启蒙之路而自费开办平民夜校,一方面在胡乔木等上海地下党人的领导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36年7月,李秀若改名李林,北上北平,受到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重视,积极参加中共北方局领导的各类活动,在当年12月12日举行的北平全市大中学生游行示威活动中担当总旗手,直接服务于总指挥黄敬、李昌,为活动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于当月1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底,李林被党组织派到山西太原参加抗日干训班,并担任女兵连秘密党支部书记,在此期间练就高超的军事本领。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经个人积极争取勇赴晋绥抗日前线大同,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救助等工作。当年9月获组织同意,北上平鲁县(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投入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她还亲手组建晋绥第八抗日游击支队,亦称偏关抗日游击队。1938年春夏,率部二进绥南,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创造了神兵闪击系列军事奇迹,威震晋绥。
1940年4月26日,在我洪涛山区抗日力量第九次反“围剿”斗争的危急关头,已被调整为行政职务的李林,不顾已身怀六甲的个人情况,主动承担最危险的掩护任务。在掩护我方队伍成功突围后,李林身负多处枪伤,眼看敌人越来越近,将最后一弹射向自己。
85载光阴如梭,李林的精神如一座丰碑,矗立在人们心中。李林路、李林中学、李林图书馆、李林烈士陵园、李林英雄文化研究会等在平鲁相继设立。
李林中学由平鲁一中于1985年更名而设。如今,在学校大门口的浮雕上和校史馆的入口处,都屹立着李林的雕像。“学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课是听老师讲李林的故事,唱的第一首歌是《李林颂》,第一次校外活动是徒步到李林烈士陵园进行瞻仰。”
从长城内外到八闽大地,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以李林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纽带,晋闽两省侨联广泛联系海外华侨和社会各界,促成了朔州市平鲁区和漳州市龙海区缔结友好区县;集美中学、李林中学、李林烈士陵园“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共建;共青团山西省委与山西省厦门商会共同设立李林奖(助)学金……
万里戎机,关山飞渡。华侨女英雄李林的事迹跨山越海,传遍神州。英烈精神如永不熄灭的火炬,砥砺我们勇毅前行。
本报记者整理
相关阅读
-
暂无
点击排行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李林:舍己殉国铸丰碑
- 我国首口超长水平段深层煤岩气井在永和钻成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科技育良药 产业惠民生
- 我省一民生大模型算法正式通过国家级审核
- “一进一出”背后的自信与底气(编辑手记)
- 奋发有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论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 向着科技强国阔步前进(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 中国经济年中观察·消费市场—— “压舱石”作用明显 释放增长新动能
- 【新数据 新看点】今年上半年我省实际使用外资4.1754亿美元 同比增长46.65%
- 我省各地各部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主题 注重实效 以真查实改赢得群众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