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文明 赓续文脉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在临汾市襄汾县正式开馆。这是中国考古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新时代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大遗址保护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赓续历史,需要传承中华文脉。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遗址之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意味着我们古老的历史从“挖出来”到“保下来”又到了“活起来”。陶寺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光被四表、协和万邦,悠远而深厚的文明,弦歌不辍,赓续不绝,传承了我们厚重文脉,坚定了我们文化自信。
历史,需要守护文明之光。46年的考古历程,几代考古人艰辛付出,文明、文化的神秘符号得以解锁展露真容。彩绘龙盘、从未公开展示的圭尺、山西史前时期第一件牙璋,沧桑历史铸就中华瑰宝,这些文明之光饱含着先人的智慧,流淌着“何以中国”的基因密码。
旧邦新命,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坚持保护、传承,中华文明必将重焕荣光。
林山
相关阅读
-
暂无
点击排行
- 【文明的力量】 见义勇为“中国好人”周建明:两次跳入冰河 勇救三名少年
- “晋心i”智聊助手上线 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对话+在线办理”一体化政务服务
- 【新数据 新看点】 我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 我省为何持续加力治理超限超载
- 人才培养如何跟上社会需要(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 怎样正确认识反对浪费和提振消费(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 畅通国际大通道 拓展合作新空间 云南向南,开放大门更宽
- 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全国10个地区从即日起2年内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 十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