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文明 赓续文脉
11月12日,陶寺遗址博物馆在临汾市襄汾县正式开馆。这是中国考古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新时代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大遗址保护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缩影,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赓续历史,需要传承中华文脉。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遗址之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意味着我们古老的历史从“挖出来”到“保下来”又到了“活起来”。陶寺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光被四表、协和万邦,悠远而深厚的文明,弦歌不辍,赓续不绝,传承了我们厚重文脉,坚定了我们文化自信。
历史,需要守护文明之光。46年的考古历程,几代考古人艰辛付出,文明、文化的神秘符号得以解锁展露真容。彩绘龙盘、从未公开展示的圭尺、山西史前时期第一件牙璋,沧桑历史铸就中华瑰宝,这些文明之光饱含着先人的智慧,流淌着“何以中国”的基因密码。
旧邦新命,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坚持保护、传承,中华文明必将重焕荣光。
林山
相关阅读
-
暂无
点击排行
- 科技赋能 住房金融破解民生难题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一
- 统筹供需的实践成效与理论创新
- 公平航道不容霸权阻拦
- 习言道|全球妇女峰会上,习近平20余次提到这个词
- 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 习近平分别会见多国领导人
- 【聚焦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聚焦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新机遇 “投资中国 对话山西”外商投资企业圆桌论坛举行
- 【聚焦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为新能源产业韧性增长汇智聚力 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举行
- 习近平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党校姓党牢记党校初心 更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