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分享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雁门关外景色新 ——朔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05-27 09:24:24 来源:山西日报
[摘要]一个个绿色低碳项目加速推进,一处处景点开发建成,一项项农业“特”“优”产业做大做强。雁门关外,朔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

  一个个绿色低碳项目加速推进,一处处景点开发建成,一项项农业“特”“优”产业做大做强。雁门关外,朔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

创优营商环境
项目建设“加速跑”

  朔州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积极推行企业办事“一照通办”“打捆审批”“跨行业打捆审批”“跨地市联合审批”等行政审批方式,以及重点项目全代办等惠企便民服务,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全市在市场服务、行政审批、要素保障、法治保障等方面,打造“竞争更公平”“投资更安全”和“办事更高效”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5月21日,在朔州市平鲁区三一集团光伏全产业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完成,6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
  光伏产业链是我省大力培育发展的重点产业链之一。三一集团二期10GW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全部投产后,单晶硅产能将突破30GW,结合配套晶硅切片、光伏组件等下游相关产业,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在右玉玉羊肉业公司,生态羊加工项目正在加速改造。公司负责人云泽国介绍,建成后可年加工生态羊120万只,助力右玉打造生态羊特色专业镇。“我们全力打造高效、便捷、暖心的环境,为企业提供全程帮办服务。组建了3个产业链招商专班,确保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全程无忧,让投资者在右玉放心投资、舒心发展。”右玉县县长石生华告诉记者。目前,右玉正积极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加快推动华朔新能源一期、华电风电、晋能通宝和大唐风电等项目开工和平右500千伏汇集站输变电工程等新能源项目签约落地,打造“风光储数”清洁能源基地。
  当前,总投资14.35亿美元的长庚金晶半导体晶圆全产业链一期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山西冠佳新能源10GWh锂电池生产线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山西绿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煤矸石100万吨综合利用项目等1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297.8亿元、占地约2940亩的平朔煤基烯烃项目顺利推进……朔州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深度融合发展
打造文旅新业态

  朔州市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文旅产业从“旅游+”向“+旅游”转型升级,加强外引内联,培育文旅新业态,全方位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打造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让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应县以木塔为龙头,围绕建设辽金文化核心区,推动龙首山文化产业园、应县木塔博物馆、辽金特色博物馆、曹汝谦故居等项目建设,推出古建文化、红色记忆、长城遗址、山水康养、生态休闲5条旅游线路,打造宜赏景、宜度假、宜旅居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尉迟故里平鲁,昔日的煤炭大区加快转型发展,以打造全国首座戍边特色文化旅游5A级景区为目标,全力推进特色文旅项目发展,目前建成明海湖、乌龙洞、尉迟故里等景区景点。
  “我们正在实施广武汉墓群和广武古城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3A级景区、广武国际滑雪场升级4A级景区建设,推动文旅康养产业一体化发展。”山阴县广武镇镇长刘志霞告诉记者。
  山阴县积极壮大文旅产业,投资1.53亿元,完成广武长城遗址遗迹基础设施、长城军事博物馆装修改造。投资1.3亿元,完成旧广武古城建设。投资3.6亿元,实施新广武北关楼保护修缮、新广武一段长城保护修缮、广武汉墓群保护利用设施项目。沿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打造瑞云寺、南洲书院、蝴蝶谷等10个景区景点。
  站在一代雄关杀虎口,昔日繁华的西口古道,承载着悠久厚重的西口文化。星点散落的古城堡,令人忆起了乡愁……而今,右玉县的边塞文化、军事文化、晋商文化、民俗文化、古堡文化,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右玉县是全域旅游示范区,该县全面拓展“旅游+”“+旅游”深度广度,生态文化旅游取得长足发展。今年,该县投资496.47万元,推进南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提质改造,提升绿化景观及玉林湖亲水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旅游基础设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个个文旅项目深度融合发展,为塞上绿都注入强劲发展活力。

锚定“特”“优”战略
农牧产业集群成势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这是一位明代诗人描写雁门关外荒凉景象的诗句。今天,雁门关外风景美,处处都在抓“特”“优”,农牧产业集群成势、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具雏形。
  “我养殖了2万羽边鸡种鸡,带动全县农户存栏边鸡15万羽。”5月9日,在右玉县牛心堡乡甘泉庄村,边鸡养殖负责人张渊告诉记者。记者看到,养殖的边鸡在林地内追逐啄食。今年,右玉县全力打造10亿元生态羊、5亿元粮油蔬果和沙棘、小香葱、边鸡五大特色农业产业链,“五链”齐发,加快向集群化发展。
  朔州市锚定农业发展“特”“优”战略,紧紧围绕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北肉”平台主产区、有机旱作农业主产区建设,以打造品牌农业为重点,坚持集群式、全产业链发展方向,重点实施农业现代化示范、产业集群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四大工程”,建设优质奶源、优质肉羊、优质牧草、优质玉米、优质杂粮、优质果蔬“六大基地”。
  “我公司有1万亩饲草种植基地,存栏1万只基础母羊,年出栏20万只羔羊,还有年产10万吨羊粪的有机肥公司1家。”在怀仁市金沙滩羔羊肉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军告诉记者。金沙滩羔羊肉业倾力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坚持走现代化畜牧业产业之路,全面实现羊产业链循环发展。
  朔州市加速建设农牧融合发展高地,充分发挥“特”在农牧交错、“优”在草食畜的优势,突出发展牛、羊、草三大产业。现在,全市年饲草总产量180多万吨,有山阴县骏宝宸公司等规模较大的草业龙头企业9家。年出栏肉羊470万只,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奶牛存栏14.5万头,鲜奶产量62.9万吨,均占全省的近一半。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年出栏肉羊、饲草面积、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农民人均草牧业收入六项指标近年来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成为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优质肉羊基地、优质饲草料基地、全省“北肉”平台主产区。
  随着畜牧业发展,涌现出“大材地”“塞外鲜”“祥和岭上”“大西口”等羔羊肉品牌,“右玉羊肉”“怀仁羔羊肉”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形成“区域+企业+产品”的肉羊品牌矩阵。现有古城乳业、应县雅士利2家乳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古城臻源牧业、怀仁仁德牧业等千头奶牛场29个。
  产业集聚的同时,孕育出众多“名优特新”农业产品。目前,全市“三品一标”产品达到202个,涌现出古城牛奶、应县紫皮大蒜、应县青椒、怀仁绿豆、平鲁红山荞麦、山阴谷子、朔州杂粮、帅林小杂粮、乾宝黄芪等优质品牌,应县“应州绿”蔬菜畅销全国,地标产品“应县青椒”荣登2020年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平鲁红山荞麦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

本报记者马占富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相关阅读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