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分享

【我在新闻现场】“移”出双季收成新希望

2025-05-12 17:25:31 来源:山西日报
[摘要]4月25日清晨,灵石县马和乡山西晋宝望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内,柴油机的轰鸣声划破晨雾,一台崭新的移苗一体机正进行着最后的调试。

  4月25日清晨,灵石县马和乡山西晋宝望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内,柴油机的轰鸣声划破晨雾,一台崭新的移苗一体机正进行着最后的调试。
  作为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点,晋宝望公司今年创新采用“暖棚+小拱棚”双膜育苗技术。在崔家沟基地培育的4万株玉米苗,经过20余天的精心管护,已达到移栽标准。技术负责人李志辉蹲在田垄边,指尖轻触苗杯中的翠叶。“苗高18—22厘米,3—4片真叶,这个状态移栽成活率最高。”他手持卷尺反复测量,向围观的村民讲解技术要领。这些提早20天破土的幼苗,承载着“一年双收”的绿色希望。
  随着调试指示灯转绿,移苗一体机缓缓驶入田间。附近村民纷纷聚拢,见证这场传统与现代农业的碰撞。机身下方,开沟器划开沉睡的泥土,操作台上两名工人娴熟投苗,机械臂精准栽植。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台机器同步完成了铺膜、嵌滴灌带、覆土等五道工序,银色地膜如长龙般在黄土地上延伸。
  “每天作业20亩,相当于30个劳动力的工作量。”李志辉拍着机身向村民介绍,语气中满是自豪。据测算,这项技术让8亩试验田的移栽作业效率比人工提高了5—6倍。
  灵石县地处晋中盆地,传统种植受气候限制,农作物一年仅能一熟。今年以来,晋宝望农业有限公司通过自主育苗、选用优质试验田、采用移苗一体机等技术,为探索“玉米+小麦”一年两熟模式创造了条件。
  “我们在8亩试验田按每亩5000株密度移栽,就是要为粮食生产‘一年两熟’探路。”公司总经理李尚勇介绍,育苗移栽使玉米生长周期提前20天,为秋收后回茬冬小麦争取了宝贵时间。
  田垄边,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马富贵搓着粗糙的手掌感叹:“玉米提前20天成熟,秋收后刚好能种冬小麦,一亩地多收七八百斤粮,这买卖划算。”
  据介绍,为确保试验成功,公司农技人员实行全程跟踪管理,严格把控每个环节——从育苗温湿度调控到移栽株距深度,再到水肥精准配比。“要是今年试验成功,明年2000亩流转地全用上这技术,光多收一季小麦就能让乡亲们多赚不少钱。”望着整齐的田垄,李尚勇信心满满地说,“能实现‘双种双收’,将是灵石县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
  微风拂过,新栽的玉米苗轻轻摇晃。从育苗大棚到机械移栽,从单一种植到“双季收成”,灵石县的庄稼人正用新技术,在黄土地上书写着丰收新希望。

本报记者张谦 本报通讯员徐军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相关阅读

    暂无